“音特电子就是要做到,英(读音类“音”)特尔的创新,力特的专注。”7月的一场展会上,音特电子总经理肖南海对芯师爷如此解说公司名称由来。这是一家怎样的半导体企业,以公司名称致敬两大国际半导体巨头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实力呢?


近年来,伴随着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全球功率器件市场迅猛扩张,中国市场表现尤为凸显。据芯谋研究数据,2020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到了2021年和202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265亿美元和317亿美元。其中2022年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营收为134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比为42.2%,占比持续提升。


市场的蓬勃发展,叠加国产替代趋势,国内功率器件企业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


与此同时,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在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对功率器件与其它电路保护产品所面临的使用场景、技术参数、产品规格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产品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音特电子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中国功率器件企业,就在这交织着机遇与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成长。



一家“按部就班”发展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音特电子于2006年成立于上海,历经17载发展,目前已成为业内知名功率器件设计制造综合服务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工控伺服、BMS和充电桩、汽车电子和智能座舱、机器设备的控制板和航天航空系统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公司服务的代表案例包括三峡大坝监控设备、2010年上海世博会防雷产品、2019年国庆大阅兵保障等。其客户名单中,不少是全球知名厂商。


▲ 音特电子部分合作伙伴


音特电子是国内较早一批进入功率市场的企业,回顾多年来的发展,其总经理肖南海向芯师爷介绍:“音特电子的发展强调按部就班”。


肖南海告诉芯师爷:“按部就班是指音特电子从产品的研发、应用到客户售后服务的一整个流程中,已经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可按照流程节点来执行事项,研发生产及产品服务的路径清晰,基本不会跳跃。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可生产出客户满意的高品质产品,音特电子的失效率可达20PPM(百万分之20),远低于业内友商普遍的50PPM,且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流程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


从实际经营成果来看,按照“按部就班”策略,音特电子近年来成绩不菲。



成绩单1 




产品矩阵持续完善,获市场认可


在产品布局上,经过多年持续深耕,音特电子已逐步衍生出比较完善的产品矩阵。音特电子当前产品主要分为功率器件、EMI抑制器件、SPD防雷模组三大类,具体的产品涵盖瞬态二极管、静电保护元件、半导体放电管、压敏电阻、自恢复保险丝、热敏电阻、肖特基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高压二极管、场效应管、霍尔传感器、热保护器、共模滤波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EMI系列等17个系列。


▲ 音特电子产品布局


以瞬态抑制二极管、ESD静电保护元件、半导体放电管为代表的EMC问题解决的功率器件是音特电子的一大特色产品线。保护元器件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通讯设备及通讯终端、电脑各种接口保护、消费电子、便携式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和工业电器控制等各类需要防浪涌冲击、防静电的电子产品内部,用以对电路提供保护,以免受到突发的过高电压或过大电流损害。


肖南海认为,环保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不一样的保护元器件需求——具体表现为消费者对电子产品要求更高,电子产品整体往高端发展。高端趋势一方面使得电子产品系统中需要数量更多的保护器件以保证系统安全;另一方面,产品的高端化意味着市场容错率更低,电子产品需要更高性能、更可靠的保护器件进行静电保护和雷击保护。


在这种场景下,音特电子的产品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一直以来,音特电子坚持做高品质的保护元器件开发,且坚持在细分领域应用中做产品性能冗余,我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的保护元器件都是以汽车应用的要求标准在做的,这样一来,相比一些友商,产品在成本上会相对比较高。但在高端化的趋势下,这些成本差距带来的影响足以消弥,性能优势得以彰显。”


“这种优势在国内市场更加明显。”肖南海强调,“保护性器件的性能冗余设计更符合现在国内市场需求。保护性器件是电子系统的最后一道使用安全保护屏障,近年来,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趋势明显,但在整个电子系统中使用的国内产品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保护性器件在功能上冗余能最大程度上弥补某些器件‘掉链子’,保证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转。”


除了保护性元器件,场效应管的产品研发在音特电子团队中也备受重视。场效应管(MOSFET)全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电能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半导体器件。MOSFET 器件工作速度快,故障率低,开关损耗小,扩展性好,适合低压、大电流的环境,要求的工作频率高于其他功率器件。在该领域,音特电子已成功量产Trench(沟槽型)MOSFET、SGT(Shielded Gate Transistor,屏蔽栅沟槽型)MOSFET、VDMOS(声效应功率晶体管)、 SJ(Super Junction,超结型)MOSFET和Multi MOS等多种类型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车、通信、开关电源、工控、照明、驱动等领域。



成绩单 




企业发展路径清晰,影响力逐步提升


回顾音特电子的发展,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其“按部就班”、有计划地完善着企业发展路径。



01
2006年

    音特电子成立

02
2007年

    公司迁入陆家嘴金融圈办公,并与诺基亚、西门子达成合作。

03
2008年

   公司成立深圳办事处,与汕头工厂达成战略合作


04
2009年

  公司成立北京办事处。

05
2010年

   工厂业务迁入安徽芜湖。

06
2011年

   公司成立海外技术创新中心


07
2012年

   音特电子办公楼落成并投入使用。

08
2013年

    公司成立重庆、厦门办事处。

09
2014年

    公司荣获半导体行业全国最佳客户满意奖。


10
2015年

   公司投资电气保护项目。

11
2016年

    公司完成全系列产品认证。

12
 2019年

    公司购买芜湖工厂,成为IDM企业。


从2006年成立至今,音特电子不断布局各地研发及业务服务团队,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服务能力,目前产品已销往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波兰、巴西、墨西哥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细观音特电子,其多年以来的发展源自内、外两大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在于音特电子团队足够“专注”和“持续创新”。如“音特”电子取名自“英特尔+力特”的初心一般,多年来,音特电子坚持在功率器件领域的研发积累,专注基于细分领域需求做原创性研发,目前产品已经在中高端应用中取得突破并获得市场认可。据了解,音特电子目前拥有近60项专利,发明专利10来项,特别在半导体芯片分选技术上,音特电子总经理肖南海提出来了3Sixma平移法的技术方法,能大幅提升产品在一致性方面表现,目前该发明专利已被授权公开,备受业内人士认可。


肖南海表示,未来音特电子在功率器件领域中还将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国内功率器件产业链在基础材料和工艺研究上还有所欠缺,音特电子目前正加强这两方面的研发。我们的做法就是不停地钻研和验证,从材料和工艺方面多了解各种基础材料的特性。除了企业自有工程师的研发力量,我们还加强与高校研究院的合作,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携手推动研发进程,逐步补全国内产业链不足。”


外在力则在于市场需求的驱动。一则近年来在新兴市场叠加“国产替代”潮流,国内功率器件产品市场需求明显增加,音特电子凭借多年以来在业内积累的口碑,斩获了不少合作订单,特别是在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中。对于半导体企业来说,良好的订单表现意味着其研发能得到有力支撑。肖南海透露:“音特电子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很高,公司每年营收的9%均用于研发支出,有一款单品的研发费用甚至高达1000万元。”


二则音特电子团队会有意加强与国际一线品牌厂商的合作,即使在这种合作中,有时候利润空间并不大。对于这种选择,肖南海分析道:“和顶级的企业合作更能提升自己。通过客户市场验证,能快速倒推出产品的不足,加速完善产品。


据芯师爷了解,近年来音特电子也在积极准备IPO。不过在肖南海看来,这也是公司“按部就班”发展的下一阶段计划。“IPO是音特电子为了规范企业管理,加速企业发展而选择的一种方式。我们不着急,预计到2025年才会有具体上市计划。”肖南海表示。



写在最后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承接新兴应用的发展潮流,无论从技术积累抑或是市场前景来看,国产功率器件都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成立的功率器件企业,凭借17年的技术积累,音特电子有望借助现有的技术壁垒和在强大的客户资源背书下,在行业内建立较高的行业护城河,持续深耕功率器件产业链。


展望未来企业发展,肖南海直言:“未来,音特电子把功率器件这件事做好,做精。”




来源: 芯师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