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芯师爷主办的“2025硬核芯”评选活动火热进行中,现以“云展览”的方式为您全方位展示中国芯产品及企业。
参评企业:光本位科技
企业介绍

光本位科技自主研发基于相变材料的光子存内计算芯片和光电融合计算卡。公司核心团队来自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高校,联合创始人曾在牛津大学主持相变材料光计算芯片的研发并成功实现AI应用开发。光本位科技在光芯片的技术路线中选择了一条颠覆性创新路线——采用硅光+相变材料的异质集成、独有的Crossbar光子矩阵计算结构,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实现光芯片存算一体的商业化公司。成立仅2年就突破了困扰同行多年的瓶颈,2024年6月完成全球首颗128*128矩阵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流片,引领光计算跨出商用的关键一步。相变材料技术路径有单元尺寸小、系统能耗低的优势,能将规模为128*128、256*256甚至更大的矩阵集成到单颗晶粒上,比其他技术方案集成度提升10倍以上,使得光计算能更好地在大模型场景落地。2024年12月,光本位科技完成由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投资的战略轮融资,双方已在AI算力硬件上展开深度合作。
产品:128*128矩阵规模光子存内计算芯片

2024年6月完成全球首颗128*128矩阵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流片,采用硅光+相变材料的异质集成、独有的Crossbar光子矩阵计算结构,引领光计算跨出商用的关键一步。相变材料技术路径有单元尺寸小、系统能耗低的优势,能将规模为128*128、256*256甚至更大的矩阵集成到单颗晶粒上,比其他技术方案集成度提升10倍以上,使得光计算能更好地在大模型等场景落地。
项目:基于相变材料的大规模光子存内计算芯片

项目背景: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超高速和高能效计算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算力提升的需求旺盛,远超集成电路摩尔定律的增长速率,并且还带来了惊人的功耗问题。同时,全球面临着电子芯片制程的巨大挑战,摩尔定律近乎失效,各种后摩尔定律芯片技术路径进入了系统性的测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阶段。除了GPU之外,行业也在迫切寻找其他的算力替代方案,光子计算是目前最有希望在AI领域进行突破的一种新的技术路径。
项目产品:光本位科技致力于构建以光为标准的AI计算新范式,基于硅光+相变材料的异质集成以及独有的Crossbar光子矩阵计算结构,研发光计算芯片和光电融合计算板卡,面向大模型、智算中心、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领域革命性降低算力部署成本和使用成本。该光电融合计算板卡基于片上光子计算网络架构,拥有符合行业标准的PCIe接口,支持单机多卡互联打通算力资源池,让单卡发挥出最大潜力,为大规模数据处理、复杂模型推理等应用场景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同时,支持提供定制化计算解决方案,从硬件设备、系统架构到软件优化,光本位科技的计算解决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计算需求。
项目优势:本项目首创硅光+相变材料的异质集成、独有的Crossbar光子矩阵计算结构,实现商用规模阵列芯片流片验证。相变材料技术路径有单元尺寸小、系统能耗低的优势,能将规模为128*128、256*256甚至更大的矩阵集成到单颗晶粒上,比其他技术方案集成度提升10倍以上,使得光计算能更好地在大模型场景落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