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爪鱼微电子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杭州,并在上海、深圳设有分公司。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6%,累计投入数亿元用于研发,是国内智能门锁芯片与模组领域的领先企业,致力于成为智能模组“感算一体”的引领者。


1.png


八爪鱼微电子未来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将跳出行业单一芯片或算法的独立突破框架,朝着“技术整合+生态协同”的全栈式系统化能力演进。在这一趋势下,八爪鱼正在构建以“感算一体”为核心的底层技术能力体系,核心包括:传感器芯片、算力芯片、基于RISC-V的控制芯片,以及覆盖指纹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多模态的算法栈。这些能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持续打通“硬件-算法-模组-平台”的整合链条,达成系统层面的深度优化,并通过模组等集成化形态为客户提供整体方案,进而助力客户降低开发门槛、加速产品创新迭代。

其中,传感器芯片负责对现实世界的物理量进行高精度捕捉,是感知层的基础;算力芯片与控制芯片共同承担起推理、调度与边缘处理任务,为算法运行提供支撑;而算法能力则是区分用户体验优劣、决定产品可用性与智能化程度的核心。八爪鱼尤其强调传统算法与AI算法的协同优化,并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关键场景下不断训练模型,提升通过率与抗干扰能力。在智能模组的生产制造方面,八爪鱼微电子构建了全自动模组生产线,将芯片与算法集成于模组中,如指纹模组、人脸模组,向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而在生态建设方面,八爪鱼正以“AI算法+AI感知+AI平台”的方式推进多层次生态布局,协同上下游厂商共同打造智能门控、智慧家庭、智能办公等完整应用场景例如,公司与主流锁企共同定义AI锁模组标准,推动算法能力在终端侧普及应用;同时也在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探索AI芯片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可能。


1

标准共建:

八爪鱼微电子活跃参与指纹识别、算力设备、RISC-V工业联盟等相关标准的制定,致力于通用技术编直标准,推动业界规范化。通过在多个国家级和行业级标准组织中担任核心成员,八爪鱼微电子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话语权,推动国产技术体系建设。


2

创新平台构建:

联合人脸、掌静脉模组厂商、AI算法厂商、应用端厂商,打通数据、硬件、算法三方,共建面向中国市场和贸易出海场景的智能识别平台。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和软硬件协同机制,实现多模态身份识别在金融、安防、门禁等多领域的快速部署和应用落地。


3

产业联盟协同:

联合芯片原厂、模组厂、ODM厂商同步开发低功耗、高稳定、低成本的智能模组方案,优化完整机系统稳定性和集成效率,提升行业合作稳定性。通过纵向协同与横向整合,实现从芯片到整机端的一体化协同开发,显著缩短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


4

生态平台开放:

开放 AI 平台与 RISC-V 指令集开发环境,并为算法开发者及硬件合作伙伴提供集成方案。通过高效的开发流程推动行业快速创新,吸引众多高校实验室与初创企业入驻,形成以国产芯片和自主算法为核心的多元生态体系。


2.png


此外,八爪鱼不断优化算法模型的可解释性与迁移能力,通过强化学习与联邦学习机制,实现跨设备、跨场景的自适应能力,为客户带来更稳定、更高效的智能体验。针对B端客户,公司提供从芯片、模组到整机系统的一站式技术与服务支持,帮助客户快速构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智能终端产品

在此技术体系之上,八爪鱼认为,单一企业无法独立完成完整产品生态的闭环,因此必须构建“平台型”的开放生态,与更多优秀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我们欢迎底层技术公司(如AI算法、先进传感器厂商)、方案公司(如整机方案设计、系统集成方)、以及终端产品公司(如智能门锁、消费电子等)一起加入,共建以“多模态融合+高效集成”为方向的新一代智能感知平台。


3.png


未来的市场不再是简单的功能堆叠,而是更强调“软硬融合”“算法即服务”“平台即生态”。谁能提供标准化、可扩展、低门槛、高灵活的技术底座,谁就拥有驱动整个行业创新的主导权。而这,正是八爪鱼持续投入的方向——以技术整合力构筑底层能力平台,以生态协同力推动行业共同成长。




来源: 芯师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