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学霸,正排队宣布融资。

芯师爷获悉,月之暗面近日宣布完成10亿美元融资,估值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亿元)。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创始人杨植麟是一位清华系90后。

这只是一抹缩影。放眼当下,一批批天才学霸正活跃于硬科技创投圈中:月之暗面杨植麟、宇树科技王兴兴、智元机器人彭志辉、星动纪元陈建宇、东方空间姚颂.....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90后。

01
清华摇滚90后
一年干出180亿超级独角兽


提及国内AI大模型的当红炸子鸡,一定有月之暗面的名字。

2024年2月,这家仅有80人的初创公司,以15亿美金投前估值完成超10亿美元B轮,由阿里领投,砺思资本、小红书等跟投,投后估值达25亿美元,跃升中国大模型现阶段估值最高的独角兽,更创下国内AI大模型公司单轮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而距离这家公司成立,还不到一年时间。

月之暗面创始人兼CEO杨植麟,1992年出生自广东汕头,2015年以本科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其导师为清华AI教授、IEEE Fellow唐杰。

随后又远赴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语言技术研究所(LTI)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苹果公司AI总监 Ruslan Salakhutdinov 和 Google Al智能首席科学家 William Cohen,仅仅花费4年时间即完成了本应6年完成的博士学业。

2.jpg

杨植麟与Ruslan Salakhutdinov(右一)、William Cohen(左一)合影
图源:量子位

杨植麟自身是一名摇滚爱好者,本科期间一度组建校园摇滚乐队Splay,“月之暗面”与他最喜欢的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的一张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同名。2023年3月,在这张专辑发布50周年之际,月之暗面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月之暗面并非杨植麟首次创业,早在就读博二期间,他便与同学联合创立了一家名为循环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AI独角兽,曾与华为云合作开发千亿级NLP大模型盘古大模型,迄今已完成C轮融资。

除自身创业外,杨植麟还深度参与过智谱AI、智源研究院、清华研究团队的多个AI项目。坊间传闻称,有意愿进军AI的张一鸣曾多次找人恶补AI,杨植麟则是他极其看好的后辈之一。

眼下,“月之暗面”已经完成从通用大模型到上层应用的布局。在大模型层,训练了千亿级别的自研通用大模型;在应用层,推出了首个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智能助手Kimi Chat,最大特点是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长文,可用于智能搜索、长文阅读、解读文件、整理资料、辅助创作等,这个长度堪称目前全球最长

3.jpg

图源:月之暗面官网

在最新对外公开的访谈里,杨植麟这样形容自己过去一年的感知:“有点像开车在路上,前面有延绵的雪山,但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你在一步一步往前走。”

02
3名90后学霸
搅动人形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赛道,也变得热闹非凡。

根据公开信息,宇树科技刚完成了近10亿元B2轮融资,由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老股东深创投、中网投、容亿、敦鸿和米达钧石跟投。这家公司背后,是一名来自宁波的90后——王兴兴。

王兴兴本科考入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进入上海大学就读硕士,硕士时期不惜延毕并斥资2万元投入毕业设计,最终做出一台四足机器人XDog。凭借这件作品,王兴兴参加创业大赛赢得了8万元的第一桶金,并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2016年,王兴兴从大疆辞职创立宇树科技,在六年时间推出了Go2、B2、Aliengo等多款四足机器人,先后在2021年央视春晚舞台、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2023年美国超级碗赛前表演及杭州亚运会等舞台大放异彩,出货量高达全球四足机器人出货量的60%。

6.jpg

“机器牛”犇犇亮相2021年春晚

2023年8月,宇树科技正式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是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具备全球近似规格最高动力性能。在2024“科技春晚”CES上,宇树科技携这款机器人进行了平地行走及“抗踹”的演示,在现场赚足了眼球

7.jpg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演示
图源:YouTube博主Kevin O'Donovan

由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亦不容小觑:创办不到一年时间,智元机器人已拿下超6亿元的A+++轮融资,集结了高瓴、鼎晖、经纬、高榕、百度、比亚迪、奇绩创坛以及一批地方国资,堪称2023年度最火爆项目之一。

与宇树科技同期,智元机器人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也在去年8月亮相。彭志辉称,对于一家科技公司而言,成功的商业落地才是检验公司价值最有效的一个方式。“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规模商用去做这件事情的,我们要做最酷的机器人,当然也要做最实用的机器人。”

8.jpg

智元机器人“远征A1”演示
图源:智元机器人

而在不久前,90后清华博导陈建宇也宣布,星动纪元完成超亿元天使轮投资,由联想创投领投,金鼎资本、清控天诚、世纪金源纷纷押注。尽管成立时间不足半年,这家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和上海期智研究院共同孵化的企业已有人形机器人产品“小星”落地,在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首次公开亮相,正加速人形机器人试用和产品打磨。

9.jpg

星动纪元“小星”演示
图源:星动纪元

03
90后AI芯片人
硬核跨界造火箭


AI芯片与造火箭之间,乍一看没什么关联,但姚颂做到了。

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长沙90后仅花了3年时间,在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成功发射“引力一号”非主流火箭,成为全球最大的现役固体火箭,也是中国民营航天公司迄今为止送入轨道的运力最大的一枚商业火箭。

8.jpg

“引力一号”发射升空

图源:清华大学

随后,这家名为东方空间的公司又宣布完成近6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估值达60亿元,成为中国民营航天最新一只准独角兽。资料显示,东方空间在4年内已经累计拿到融资约17亿元。

出乎意料的是,姚颂并非彻头彻尾的“火箭人”。在加入东方空间担任联席CEO之前,是中国“芯”一代创业者,其本科毕业与导师、师兄共同创办的深鉴科技,是一家AI芯片公司,先后从无人机芯片研究转型安防领域AI芯片。

经过多轮融资,深鉴科技在2018年7月以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早期投资者赛灵思,成为清华大学有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以来第一家完成转化与回报闭环的企业,也是中国AI领域里第一家实现退出的创业企业。

深鉴科技被收购后,姚颂又投身硬科技领域投资,兼职经纬中国风险合伙人,发起SEE Fund无限基金,囊括了国内最顶级的投资机构和具有产业背景的清华系机构和产业机构,瞄准“半导体、泛电子信息科技和工业互联网”三个细分赛道的早期项目,帮助清华大学成果转化。

据芯师爷统计,SEE Fund无限基金迄今已投资包括视梵微电子、新声半导体、中安半导体等在内超40家硬科技领域初创公司。

9.jpg

SEE Fund无限基金投资一览

图源:芯师爷

“对我来说,能够做深鉴科技,现在做火箭公司,至少是前百万分之一的运气了。”谈及自己的创业历程,姚颂表示:“吃穿用度已不是我的追求目标,还是想做对人类更有意义的事。”


来源: 芯师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