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芯师爷
- 首页
- 热点资讯
借助旗下三项业务的集体发力,思特威在2024年实现了高速增长,且势头在2025年依旧延续。
根据思特威近期公布的2024年度报告,其在2024年实现营收59.6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8.9%,同期归母净利润达3.93亿元,同比增幅为2662.76%,增加3.79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思特威营收额为17.5亿元,同比增长108.94%,同期归母净利润达1.91亿元,增幅达1265%。
对于业绩的增长,思特威此前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公司在各个市场尤其是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深耕,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促进产品销售,实现了营业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据了解,思特威近年来坚持“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三足鼎立的发展方向,其中智慧安防是思特威的基本盘其自2020年起一直是全球安防CIS出货第一,其中2023年在该市场的市占率接近50%;而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则是思特威当下及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截至4月25日收盘,思特威股价为94.94元/股,总市值为381.5亿元。

图源 | 思特威官网
从卖车发工资 到全球细分市场第一 思特威的创始人是徐辰,也是当前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创业之前,徐辰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前往美国硅谷工作,先后就职于美光、安森美、豪威科技等科技大厂,妥妥的高知分子、社会精英。 但徐辰并不满足于当时过于稳定、舒适的生活,在他35岁的时候(2011年),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回国创业,他希望能够做一家CMOS图像传感器企业,在索尼统治下的细分市场有一席之地。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的图像传感器市场基本被以索尼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所垄断,豪威科技凭借在CMOS领域弯道超车风光了10年左右,但最终还是被“老法师”索尼微打败,时至今日,索尼仍是图像传感器的绝对一哥。 立志建立一家能与索尼等大厂竞争的企业的想法自然非常美好,但创业从来都是非常现实的,路上的坑坑洼洼并不会因为情怀而减少,该交的学费还是得交。 在创业初期,思特威团队更看重技术创新,对市场的重视度不够,但那时候索尼才是市场的第一选择,客户怎会愿意冒险将一家尚未证明自己的初创公司纳入供应链。另外,那时候互联网和金融才是国内人才择业第一选择,干半导体并不赚钱,导致IC设计人才比较缺。人才不足也致使思特威的产品设计进度不如预期,一推再推。 “没人知道一周后公司是否还会存在。”按照徐辰的回忆,在思特威最艰难的时候,六七个人的工资只能通过变卖公司一辆马自达6暂时发放。 困境并未让徐辰放弃,在积极寻找破解之法时,也得遇贵人相助,香港科技大学的高秉强教授相中了还未冒头的思特威,在投资的同时也位公司重新规划方向,甚至牵线台积电代工。此外,思特威的市场策略也在调整,产品打造更加贴近市场,从性价比开始,采取从中低端市场切入最终向高端市场突破的打法。 事实证明调整是有效的。思特威基于上述思路推出的量产芯片SC1035受到市场欢迎。2015年,思特威SC1035成了“断货王”,每月出货量达到100万颗。2017年,思特威的传感器已经得到安防领域龙头企业客户的选购和信赖,并在当年的CIS安防领域出货量市占率中排名前列。 2015年至2023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从4860亿元增至10100亿元,中间走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这样的产业链龙头,思特威等更上游的企业也受益颇多。据TSR统计,2020至2022年,思特威持续位列全球安防CIS出货第1位,2023 年,其继续以48.2%的市占率蝉联安防CIS市场全球出货量第一。2018年,思特威营收仅3.25亿元,至2021年其营收已经增长至26.89亿元,其中安防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98.44%和88.85%。 2022年5月份,思特威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图源 | 中邮证券研报截图 三轮驱动,在务实之上存求创新 在安防领域成功后,思特威还想继续进步,逐渐将自己的业务向智能手机与汽车电子领域延伸。其中,智能手机是CMOS传感器行业最大的一块蛋糕,该场景在整个CIS市场的占比超过六成,而汽车电子则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场景,占比在10%左右,而思特威所赖的安防场景在整个市场的占比近6%。 在把安防领域摸透了之后,思特威在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的打法差不多,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玩法。2020年10月,思特威推出面向智能手机的图像传感器——Cellphone Sensor (CS) Series产品,包括SC200CS、SC500CS、SC800CS、SC1300CS/SC1301CS等型号。 2022年3月,思特威推出5000万像素的SC550XS传感器,采用22nm HKMG工艺,像素尺寸仅为1.0μm,1/1.56寸大底;2024年1月,思特威推出首颗5000万像素1/1.28英寸图像传感器新品——SC580XS;2024年11月,其推出新品SC585XS,像素尺寸高达1.22微米,搭载思特威专利 SFCPixel-2、PixGain HDR 及 AllPix ADAF 等技术,能够满足旗舰级智能手机主摄影像需求。 在思特威努力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手机单机搭载的摄像头数量逐渐增加,同时中高端手机也逐渐普及高像素CIS,而且以华米OV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大厂逐渐寻求高端CIS领域的国产替代。在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下,思特威的智能手机业务迅速增长。据了解,思特威目前的高端XS系列CIS已经被应用于华为Mate60系列旗舰手机的主摄及副摄模组,而小米Ultra等机型则采用其多焦段传感器方案。 数据显示,2022-2024年,思特威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分别为5.93亿元、8.91亿元、32.9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24%、31%、55.15%。随着国产替代的进行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复苏,思特威在该领域的营收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在其公开的信息中,已将智能手机业务称为“公司收入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安防和手机之外,汽车电子是思特威早几年就开始谋划的业务,思特威将其形容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图源| 思特威官网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360°环视、ADAS、智能座舱等应用为车载摄像头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某种程度而言而言,安防与汽车对CIS的要求破具相似之处,同样需要良好的夜视成像性能,要求 高动态范围(HDR)、需要能在严苛的环境下持续工作的耐久性、需要满足实时性和低延迟,以及高分辨率、细节捕捉和集成化的要求。 场景对产品要求的相似性,让思特威切入车载市场相当丝滑,时间点更在于其智能手机业务。早在2019年,思特威便设计了一颗车规级前装CIS芯片。2022年底,思特威发布了800万像素车规级图像传感器新品SC850AT。2024年3月份,其推出1.3MP的车规级图像传感器新品——SC130AT。去年8月,思特威推出全资子公司品牌——飞凌微电子,以及飞凌微M1车载视觉处理芯片系列,M1 车载高性能ISP芯片的动态范围可达144dB。2024年上半年开始,思特威应用于ADAS系统的CIS 产品开始有了商业化量产订单,并逐渐向龙头企业产业链中导入,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上汽、广汽、 零跑、长城等。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思特威汽车电子收入为2.25亿元、2.94亿元、5.27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分别为9%、10%、8.83%。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特斯拉带起来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也为汽车CIS市场添了一把火。今年2月份,比亚迪发布了“天神之眼”系统,随着搭载该技术的车型的持续放量,作为主要供应商的思特威也必将收获大批订单,其汽车电子相关业务营收也将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结语 “我们现在相比于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有一定距离,但也希望思特威有一天能在技术的先进度上,公司整体规模上,还有客户认可度上,做得和索尼一样。”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徐辰希望能够做一家世界级公司。 索尼作为图像传感器领域的绝对王者,其业务触角遍布手机、汽车、AI、安防、医疗等多个下游场景,且在高利润的高端市场稳稳盘踞着。思特威所谓图像传感器市场的后起之秀,在安防、手机领域已经颇有成绩,汽车电子方面也有着相当不错的进展,只待通过时间将自己的高端产品力转化为高市场份额与高利润。 想要实现上述图景,除了思特威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整个产业链及下游场景的共同突破。 参考资料: 中邮证券:《思特威:赋能万物视觉,影像连接未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IAR借助在瑞萨RH850/U2A MCU MCAL支持,加速汽车软件开发

2025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